天志,一个没有故事的男童鞋,在深圳南漂,过着苦逼的日子,想着美好的人生,平淡无奇却又想充满惊喜。。。

φ(≧ω≦*)♪

2018美赛总结

2018.02.14

    为期四天的美赛终是结束了,四天的奋斗,可喜可贺,写一篇文章总结一下这磨人的数模。

关于题目C:

    敲黑板!菜鸡队要说对题目的理解了,Part1 A主要就是介绍能源情况,直接抓几个角度,拿数据说话,该画饼图画饼图,该画折现画折线,支撑自己的观点即可。Part1 B,对新能源在生产和消耗中的占比进行统计,画折线图,用文字描述变化,之后加入温度,人口数量等维度,对每个维度进行曲线拟合,根据斜率对不同维度的数据进行强制分类,最后用Apriori算法寻找强相关关系的分类,用于解释原因。Part1 C,拿DEA模型,将GDP作为DMU,把五十个州的各种产能,耗能作为输入,建立凸线,之后拿2009年的数据进行评分,评分最高的州封它“best”。Part1 D,对各种能量消耗,GDP等数据的增量拿NARNN训练出神经网络模型,计算2025和2050年的预估值。Part2 A,将Part1 C中DEA模型里评分结果提取,之后与每个洲每年的能源分布情况用Apriori算法做关联分析,寻找高分与不同能源的分布之间的关系,结核Part1 D中的预测情况,进行目标制定。Part1 D,统计更高维度的数据,充分挖掘题目给出数据的维度,如各种能源价格,人均耗能,各部门耗能情况等,用Apriori算法寻找历史中提升或下降某些能源与那些行为(如油价上涨,生物质发电量减少等)相关,之后寻找最常见的三个行为作为建议。Part3 略。

    吐槽一下数据的事,五十年的数据给的时间跨度太小了,听说数据挖掘题流行神经网络,个人认为数据太小,误差严重。

    吐槽一下编程的事,由于excel的优秀特质,这次数学建模的编程我百分之九十的编程都是VBA编程,提取,整理数据这件事真是磨人,后悔不会Vlookup。不过,方还是学习了很多MATLAB编程的新方法。

关于这四天:

累!

    DAY1: 上午茫然查文献,中午集体开会研讨题目,下午查文献+定题目,后来自己对题目有了一定想法,开始针对性查找DEA模型,晚上被老师批评,看文献不细致,让好好学习DEA,并提出改进方案,于是第一天晚上回宿舍DEA学习。解锁“日阅读文献20+篇”人生新成就

    DAY2: 重新审题,否决DEA,李氏聚类算法提出,被毙,老师推荐使用神经网络做模型,查找各种模型寻找切题的模型,决定Apriori算法用于Part1 B题,决定DEA模型用于Part1 C,学习使用时间序列预测和BPNN做Part1 D。

    DAY3:疯狂下载数据,纳入原数据中,进行数据处理,NARNN尝试用于Part1 D,完成Part1 B,完成Part1 C,结合三个模型用于Part2,之后决定好好睡一觉。

    DAY4:无脑整理维度,收集,处理出更高维度的信息,训练NARNN,每一个维度训练NARNN进行预测,结合Part1数据和整理出的更高维度的信息,完成Part2。解锁“整夜通宵学习”人生新成就,解锁“六·小时写出全英论文”人生新成就

    工作情况汇报完毕,说点生活吧,腊月的沈阳,暖气基本没有的实验室,没好饭菜的食堂……情况不能再崩溃,第二天就因为第一天看了过多电脑出现疯狂头疼的症状。第二天晚上在实验室熬的夜,直接躺瑜伽垫上就睡了,四点多醒来工作。最后一天一晚上一颗没有休息,早晨七点多颈椎烧着疼,解锁“脖子烧着痛”人生新成就,咳嗽一下,全身疼,可想而知,这个比赛是一个花钱买罪受的比赛。

    对于吃有着最低标准的我,甚至出现了为了省时间点外卖不出去吃好吃的的感人举动。这几天的吃饭基本上是能吃就吃,如果没时间直接点外卖,食堂能吃吃食堂,实在不行出去吃。

    最后交完题的我,忍不住在学校高歌 我们不一样~。 求仙之路,一路飘下去。

    于是,没称体重的我自信预言这四天一定瘦了四斤以上!

    哦,此处点名表扬我姐,那首《声声慢》简直是电音中的一股清流,比电音还能让我清醒,太喜欢了!

    对于方某:

    继ACM、编程之美、马拉松后,与B654二床又成功参加一项新赛事!

    对于数学建模:

    其实刚上大学是准备搞数学建模的,后来阴差阳错去搞了ACM,之后也没有好好学习数模,这次数模,是真的一次从毫无接触到真实经历的一次体验。

    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对数学的热爱,我认为数学是美的,是艺术的,当然,这点在学习解析几何时感触更深,数形结合的美感深深也吸引着我。然而,这次数模给了我另一种体验,这种体验是在分析,挖掘数据中体会到的,好比无穷的数据就是无数多的碎布,数学模型就像一个拿着缝衣针的裁缝一样,模型将海量数据进行分类,整理,寻求关系,把有关系的数据间穿一根线,最后,当拿起一个碎布的时候,就能直接找到和这个碎布直接相连的其他碎布,再找,就能找到第二层和它相连的碎布……好吧,这种兴奋感很难描述。

    然而,数模的建立也是很困难的,由于这次数据全是真实的数据,而且维度极高,所以,在数据分类和预处理上最后都是有人工操作的,之后的数学模型,也是努力在套用比较成熟的模型,尝试过以本人名字命名的新型聚类方法,但是,没过五分钟就被自己想到了这个方法在极端条件下会出现严重问题……最后由于时间紧,甚至改造模型的任务也没有完成。

    最后,向创造了稳定数学模型的数学家、数学研究者表达崇高的敬意。

关于指导教师和竞赛:

    首先,必须先要感谢我们的指导教师,宋叔尼教授,嗯,不知道的请百度。由于之前大家都没有建模经验和参赛经验,所以老师的指导对于我们就显得尤为重要。老师虽然德高望重,但是很是平易近人。

    这几天老师教会了很多东西:

数学建模的比赛要想冲H奖,还是需要自己的创造,无论是从无到有的创造还是对最新模型的改进,都需要自己的脑力部分,为了做出来题目来参加比赛,也就基本是冲s保u了。

对于做研究,一定要多看文献,在遇到问题的时候,需要看同样的问题,别的研究者是如何思考,如何解决的,此处不是崇洋媚外,推荐外国文献,确实国内的文献太多不量化纯嘴炮的论文了。没有数据的分析,对于数学建模没有实质性的帮助。

在写论文的时候,老师也指导了摘要、reference的书写,嗯,第一次写,而且时间紧的情况下,虽然最后没时间按照老师说的继续改了,但是,也了解到了写摘要的目的,一些细节,写reference也有一定的格式。

    总体来说,老师授之以渔,这也是参加这个比赛我最希望得到的,说实话,美赛对于我来说就是体验一下,学习一下,至于获奖,我只能说我会尽最大的努力,但最后得不得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,这次比赛,让我懂得了做研究时的方法,写论文的方法,受益匪浅。
发表评论